dǎohǎipáishān

倒海排山

拼音 dǎo hǎi pái shān 怎么读

注音 ㄉㄠˇ ㄏㄞˇ ㄆㄞˊ ㄕㄢ

近义词 排山倒海

倒海排山的意思

折叠展开

参见[排山倒海]。

倒海排山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即“排山倒海”。见“排山倒海”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排山倒海”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排山倒海”原作“回山倒海”。袁山松,东晋陈郡阳夏人。少有才名,博学能文,在他写的《后汉书》中,有一段记载东汉最后一位皇帝献帝的事迹。献帝在位三十一年,起初受制于董卓,后曹操以援救汉室之名讨伐董卓。接著曹操迎接献帝至许昌,从此曹操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得势后,渐次削弱诸雄的权力,手握国家大权,他架空献帝,势力日渐强大,以“回山倒海”般的巨大力量,把政权移转到自己手中。袁山松认为,曹操以仿效尧、舜禅让的美名,逼献帝授权,实为窃国,与盗贼无异,毫无仁义可言。后来“排山倒海”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力量巨大,气势壮阔。

【书证】

  • 01.元・方回〈送丘正之海盐州教授〉诗二首之二:“去年七月朔风潮,倒海排山蜃鳄骄。”

倒海排山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dǎo,dào), 人部,共10画

㈠ 倒 [ dǎo ]

①.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 如: 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

②.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 如: 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

㈡ 倒 [ dào ]

①.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 如: 倒立。倒挂。倒影。倒置。

②.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如: 倒水。倒茶。

③. 反过来,相反地。 如: 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

④. 向后,往后退。 如: 倒退。倒车。

⑤. 却。 如: 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读音(hǎi), 水部,共10画

①.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 如: 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②. 用于湖泊名称。 如: 青海。中南海。

③.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 如: 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④.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 如: 人山人海。火海。

⑤. 漫无目标地。 如: 海骂。海找。

⑥.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 如: 海棠。

⑦. 特指中国上海。 如: 海派。

⑧. 姓。

读音(pái,pǎi), 手部,共11画

㈠ 排 [ pái ]

①. 除去,推开。 如: 排出。排斥。排水。排外。排挤。排山倒海。排忧解难。

②. 摆成行列。 如: 排列。排队。排字。排印。排笔。排场。

③. 排成的行列。 如: 排头。前排。

④.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

⑤. 练习演戏。 如: 排戏。

⑥.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如: 木排。竹排。排运。

㈡ 排 [ pǎi ]

①. 〔~子车〕用人力拉运东西的一种车,多用于运货。

读音(shān), 山部,共3画

①.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 如: 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②. 形状像山的。 如: 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③. 形容大声。 如: 山响。山呼万岁。

④. 姓。

倒海排山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