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ǔcáijìnyòng

楚材晋用

拼音 chǔ cái jìn yòng 怎么读

注音 ㄔㄨˇ ㄘㄞˊ ㄐㄧㄣˋ ㄩㄥˋ

繁体 楚材晉用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楚才晋用

楚材晋用的意思

折叠展开

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

出处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比喻人才外流为人所用。

例子我花了钱,教出了人,却教外国人去用,这才是“楚材晋用”呢。(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

谜语 湖北木材运到山西用 (谜底:楚材晋用)

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伍举因岳丈犯事而偷逃到晋国,遇到蔡国大夫声子,声子答应帮他回到楚国,便到楚国与令尹子木就楚晋两国人才问题进行探讨,说楚国人跑到晋国得到重用,对楚国十分不利。子木认为有理就去晋国接回伍举。

楚材晋用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人才外流。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典源】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令尹子木与之语,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对曰:[1][2]不如楚,其[3]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5]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注解

[1]晋:周代诸侯国。春秋时据有今山西省大部分与河北省西南地区,地跨黄河两岸。后为韩、赵、魏三家所分,遂亡。

[2]卿:职官名。古代指位在大夫之上的官爵。

[3]大夫:职官名。历代沿用,多系中央要职和顾问。

[4]杞梓:音qǐ zǐ,杞、梓皆为良木,比喻有用的人材。

[5]楚: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春秋时称王,为战国七雄之一。领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为秦所灭。

【典故】

据《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春秋时,蔡人公孙归生(声子)出使晋国,回国途中去了楚国。楚令尹子木接见他,并且询问他晋国的一些情况,其中谈到人材的任用问题。子木问晋和楚两国的大夫谁较贤能?公孙归生回答说:“晋卿不如楚卿贤能,但是晋的大夫不仅贤能,还都是可以任命为卿的人才,然而这些人才:析公、雍子、子灵、贲皇等人,都是从楚国去的。就像楚出产的杞木、梓木、皮革,被运往晋国使用一样。楚国空有人才却不知运用,最后却为晋国所任用。”后来“楚材晋用”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才外流。

【书证】

  • 01.《晋书・卷二四・职官志》:“卧龙飞鸿,方金拟璧,秦奚、郑产,楚材晋用,斯亦曩时之良具,其又昭彰者焉。”
  • 02.《艺文类聚・卷六二・居处部二・殿》引南朝陈・沈烱〈太极殿铭〉:“楩楠豫章,地沦外寇;楚材晋用,非复我求。”
  • 03.北周・庾信〈拟咏怀〉诗二七首之四:“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
  • 04.《周书・卷四五・儒林列传・沈重》:“而楚材晋用,岂无先哲。方事求贤,义乖来肃。”
  • 05.《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怎的这位侍卫的话,我听著又俨然会懂呢?这人莫非是个楚材晋用,从那里换了遍班回来的罢!”
  • 06.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三・游历》:“果如此讲求研练,十年以后,中国内外文武人才皆当辈出,决不致有乏才之患,亦何庸楚材晋用?”
  • 07.《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化了钱,教出了人,却叫外国人去用,这才是楚材晋用呢!”

【用法】

语义比喻人才外流。

类别用在“人才流失”的表述上。

例句

这间公司待遇偏低,以致楚材晋用,人才外流。

想要改善楚材晋用的问题,就要从公司的升迁制度著手。

楚材晋用的情形若无法改善,国家的竞争力势必无法提升。

因为国家不重视人才的培育发展,才会造成楚材晋用的现象。

留学生学业完成后不愿归国,楚材晋用,真是国家的一大损失。

在许多人才被挖角后,公司高层不得不面对楚材晋用的严重问题。

一个公司应有完善的福利与升迁制度,才能避免人才外流,楚材晋用

如何解决楚材晋用,吸引优秀人才回国服务,已成政府当前首要之务。

随著国内研究环境的改善,人才开始回流,楚材晋用的情形已经逐年减少。

楚材晋用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great person given an important post by another country

楚材晋用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chǔ), 木部,共13画

①. 落叶灌木,鲜叶可入药。枝干坚劲,可以做杖。亦称“牡荆”。

②. 古代的刑杖,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 如: 捶楚。夏楚。楚掠(拷打)。楚挞(拷打)。

③. 中国春秋时国名。 如: 楚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空)。楚声。楚歌(楚人之歌)。楚狂。楚腰(泛称女子的细腰)。楚辞。四面楚歌。楚材晋用(指使用他国人才,或指人才外流)。

④.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特指湖北省。 如: 楚剧。

⑤. 痛苦。 如: 苦楚。痛楚。凄楚。酸楚。

⑥. 清晰,鲜明,整洁。 如: 清楚。衣冠楚楚。

⑦. 姓。

读音(cái), 木部,共7画

①. 木料,泛指一切原料或资料。 如: 材料。教(jiào )材。素材。题材。就地取材。

②. 能力,资质。 如: 材干(gàn )。大材小用。因材施教(jiào)。

③. 棺木。 如: 寿材。

读音(jìn), 日部,共10画

①. 进。 如: 晋级。晋升。晋谒(进见)。

②.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③. 中国山西省的别称。 如: 晋剧。

④. 中国朝代名。 如: 西晋。东晋。

读音(yòng), 用部,共5画

①.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 如: 使用。用心。用兵。用武。

②. 可供使用的。 如: 用品。用具。

③. 进饭食的婉辞。 如: 用饭。

④. 花费的钱财。 如: 费用。用项。用资。

⑤. 物质使用的效果。 如: 功用。有用之才。

⑥. 需要(多为否定)。 如: 不用多说。

⑦. 因此。 如: 用此。

楚材晋用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