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á hú
注音
ㄇㄚˊ ㄏㄨˊ

麻胡的意思

词语解释

麻胡má hú

  1. 传说中人名。说法不一残暴著称民间习用恐吓小儿。谓貌丑而多须者。胡指西北少数民族

引证解释

  1. 传说中人名。说法不一,以残暴著称。民间习用以恐吓小儿。

    太平广记二六七引 唐•张鷟 朝野佥载》:“后赵 石勒 将 麻秋 者 太原 胡人也植性虓险鴆毒。有儿啼母輒恐之‘ 麻胡 来’,啼声絶。至今以为故事。”
    一说为 隋 将军 麻祜 ( 叔谋 )。 唐•颜师古 《隋遗录上》:“﹝ 煬帝 ﹞命云屯将军 麻叔谋濬 黄河 入 汴 隄,使胜巨舰。 叔谋 衔命甚酷……至今儿啼,闻人言‘ 麻胡 来’,即止。其讹言畏人皆若是。”
    唐•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俗怖婴儿曰‘ 麻胡 来’。不知其源者以为多髯之神而验刺者,非也。 隋 将军 麻祜,性酷虐, 煬帝 令开 汴河,威稜既盛,至稚童望风而畏互相恐吓曰:‘ 麻祜 来!’稚童语不正,转‘祜’为‘胡’。”
    比喻孩子恶魔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 中国 化成一个 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2. 谓貌丑而多须者。胡,指西北少数民族。

    宋•曾慥 《高斋漫录》:“毗陵 有 成郎中宣和 中为省官貌不扬而多髭。再娶之夕,岳母陋之,曰:‘我女如菩萨,乃嫁一麻胡。’”

国语辞典

麻胡má hú

  1. 传说中的坏人用来吓唬啼哭中的小孩

    唐·李匡义《资暇集·卷下·非麻胡:「俗怖婴儿曰:『麻胡来!』不知其源者以为多髯之神而验刺者,非也。隋将军麻祜,性酷虐,炀帝令开汴河,威棱既盛,至稚童望风而畏,互相恐吓曰:『麻祜来!』稚童语不正,转祜为胡。」

  2. 面麻多髯、形貌丑陋看起来清爽

    说郛·卷三四·漫笑录》:「毗陵有成郎中,宣和中为省官,貌不扬而多髭,再娶之夕,岳母陋之曰:『我女如菩萨,乃嫁一麻胡。』」

网络解释

麻胡

麻胡,传说中人名。说法不一,以残暴著称。

麻胡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1

    麻 [ má ] 1.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 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2. 指“芝麻”。 麻酱。麻油。 3.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 脚麻了。 4.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 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5.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 麻子。 6. 带细碎斑点的。 麻雀。麻蝇。 7. 喻纷乱。 麻乱。麻沸。 8.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9

    胡 [ hú ]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 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 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 乱,无道理。 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 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 胡须。 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 “狼跋其胡。” 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8. 姓。 [更多解释]

麻胡的分字组词

麻胡的近音词、同音词

麻胡的相关词语

【麻胡】的常见问题

  1. 麻胡的拼音是什么?麻胡怎么读?

    答:麻胡的拼音是:má hú
    点击 图标播放麻胡的发音。

  2. 麻胡是什么意思?

    答:麻胡的意思是:①.传说中的坏人,用来吓唬啼哭中的小孩。②.面麻多髯、形貌丑陋,看起来不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