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qìn ㄑㄧㄣˋ

氵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6C81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氵部

7画

4画

左右结构

qin

qìn

形声字

INY

EP

VWZ

33100

3084

3963

6C81

[4414544] 点、点、提、点、斜钩、点、点

沁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57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609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557頁,第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七鴆切,音鈊──水名。
說文》:水,出上黨羊頭山。
水經》:沁水出上黨沮縣謁戾山,南過穀遠縣,東至滎陽縣北,東入于河。〔注〕卽洎水。
郡縣釋名》:沁河源出沁源縣,有二,一自縣西北綿山東谷南流,一自縣東北馬圈溝南流,俱至交口村合流入黃河。

又,州名。
廣韻》:本漢穀遠縣,後魏置沁源縣,武德初置州,因沁水以名。
廣輿記》:沁源縣屬沁州,沁水縣屬澤州。

又,《集韻》:所錦切,音㾕。又,斯荏切,音襂。又,所禁切,音滲──義𡘋同。

又,以物探水也。韓愈詩:義泉雖至近,盜索不敢沁。〔註〕北人以物探水爲沁。

又,思林切,音心──水名。

注解

〔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沁〕字拼音是qì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心,五行属

〔沁〕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心声。本义是沁水。

〔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ìn] ⑴ 渗入;浸润⑵ 汲水:“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⑶ 头向下垂⑷ 纳入水中。

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沁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