摵
复制摵字概述
〔摵〕字拼音是sè,mí,sù 部首是扌, 总笔画是14画。
〔摵〕字是左右结构
〔摵〕字仓颉码是QIHF 五笔是RDHT 86 、 RDHI 98 四角号码是53050 郑码是DHAK
〔摵〕字的UNICODE是6475。 十进制为25717,UTF-32:00006475,UTF-8:E6 91 B5。
〔摵〕字的异体字是 槭
摵的意思
摵
2míㄇㄧˊ基本解释
◎击,打:“弃却瓢囊~碎琴,如今不恋水中金。”
详细解释
1.〈书〉树枝光秃,树叶掉落的样子。
庭树摵以洒落兮(《文选‧潘岳‧秋兴赋》)。
2.〈书〉轻轻拂过。
举以坐具摵一摵(《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
摵
3sùㄙㄨˋ基本解释
◎到,至。
摵
shèㄕㄜˋ摵
shèㄕㄜˋ摵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77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452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399頁,第7字
音《說文》──沙劃切──捎也。
《廣韻》作𢷾㊟,一曰拂著也。
音又,《廣韻》:山責切;《集韻》:色責切;《正韻》:色窄切,𡘋音栜──隕落貌。
《六書故》:摵摵,借以狀落葉之聲,解爲隕落,誤。杜甫詩:蕭摵寒籜聚。白居易〈琵琶行〉:楓葉荻花秋摵摵。韓愈詩:摵摵疎更隕。
《正字通》:蕭摵卽蕭瑟,古借用瑟字,瑟瑟卽摵摵也。
《韻會》从木作槭,謂《增韻》从手誤,非。
音又,《唐韻》、《集韻》𡘋所六切,音縮。揚子《方言》:到也。
音又,《唐韻》、《集韻》、《正韻》𡘋子六切,音蹙。又,《集韻》:就六切,音蹴──義𡘋同。
音又,《集韻》:綿批切,音迷──同「𡠽」,批也。
音又,《唐韻》:七則切──揩齒也。
注解
〔摵〕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摵〕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è、mí、s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戚。
〔摵〕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è] ⑴ 捎。⑵ 古同“槭”,树枝光秃,叶凋落的样子。㈡ [mí] ⑴ 击,打:“弃却瓢囊~碎琴,如今不恋水中金。”㈢ [sù] ⑴ 到,至。
摵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沙劃切頁碼第408頁,第29字續丁孫
摵
 捎也。从手戚聲。
捎也。从手戚聲。
摵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808頁,第1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1035頁,第7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775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540頁,第9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485頁,第2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786頁,第4字 | 
| 7 | 說文探原 | 第6044頁,第1字 | 
| 8 | 說文集注 | 第2593頁,第2字 | 
| 9 | 說文標整 | 第322頁,第13字 | 
| 10 | 標注說文 | 第518頁,第4字 | 
| 11 | 說文注箋 | 第4284頁,第1字 | 
| 12 | 說文詁林 | 第11998頁 | 
| 13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727頁,第4字 | 
| 14 | 古字釋要 | 第1130頁,第13字 | 
| 15 | 新附通誼 | 第65頁,第4字 | 
摵字的翻译
- (Cant.) to pull, lift up
摵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