泬
笔顺 反馈

复制

jué ㄐㄩㄝˊ xuè ㄒㄩㄝˋ

氵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6CEC
汉语字典

氵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jue xue

jué xuè

形声字

IPWY

EJC

VWO

33182

6CEC

[44144534] 点、点、提、点、点、横撇/横钩、撇、捺

泬字概述

折叠展开

〔泬〕字拼音是jué,xuè 部首是氵, 总笔画是8画。

〔泬〕字是左右结构

〔泬〕字仓颉码是EJC 五笔是IPWY 四角号码是33182 郑码是VWO

〔泬〕字的UNICODE是6CEC。 十进制为27884,UTF-32:00006cec,UTF-8:E6 B3 AC。

泬的意思

折叠展开

1juéㄐㄩㄝˊ

基本解释

〔~水〕古河名,即今中国陕西省渭河支流。

水从洞穴中奔泻而出。

详细解释

水自孔穴中迅速喷出。

《说文解字•水部》:“泬,水从孔穴疾出也。”

空旷的。

《楚辞•宋玉•九辩》:“泬寥兮天高而气清。”《文选•江淹•杂体诗•谢临川》:“乳窦既滴沥,丹井复寥泬。”

2xuèㄒㄩㄝˋ

基本解释

〔~寥〕空旷清朗,如“~~兮天高而气清。”

详细解释

1.〈书〉水从孔穴中快速喷出。

2.〈书〉空旷;广阔。

泬寥兮天高而气清(《楚辞•宋玉•九辩》)。

xuèㄒㄩㄝˋ

xuèㄒㄩㄝˋ

泬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77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618頁,第9

標點整理本: 第565頁,第9

唐韻》:呼穴切;《集韻》:古穴切,𡘋音玦。
說文》:水從孔穴疾出也。

又,水名。
水經》作沈水。顏師古《漢書註》:泬,卽今沈水。本作泬,與沈相似,因名沈水。

又,回泬,邪僻也。與回遹同。潘岳〈西征賦〉:事回泬而好還。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呼決切,音血──泬寥,空貌。
楚辭・九辯》:泬寥兮天高而氣淸。

注解

〔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泬〕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ué、xu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穴

〔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ué] ⑴ 〔~水〕古河名,即今中国陕西省渭河支流。⑵ 水从洞穴中奔泻而出。 [xuè] ⑴ 〔~寥〕空旷清朗,如“~~兮天高而气清。”

泬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泬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泬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呼穴切頁碼366頁,第26

泬水从孔穴疾出也。从水从穴,穴亦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翲迭反頁碼898頁,第5行,第1

泬水從孔疾出也。從水、穴。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呼穴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2190頁,第1許惟賢952頁,第10

泬水從孔穴疾出也。从水穴。

段注《釋水》曰:氿泉穴出。按此會意字。其《韓詩》之回泬,《楚辭》之泬寥皆假借也。

穴亦聲。

段注呼穴切。十二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回泬乃遹之借,斜也。

本義今無見。《詩》之「回泬」假用遹字。

回泬字係遹(衺行也)之假字。

泬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25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923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698頁
4說文校箋第476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437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595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70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40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334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88頁,第18字
11標注說文第460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386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889頁【補遺】第17651頁
14通訓定聲第2508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958頁【崇文】第3829頁
16說文句讀第1551頁
17章授筆記第454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92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018頁,第4字

泬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泬(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泬(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泬(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泬(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泬(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泬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