炟
复制
                            火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709F						
                        
                        汉语字典
                    炟的意思
折叠展开
                    炟
dáㄉㄚˊ基本解释
◎火起,爆。
详细解释
◎——人名用字 a person's name肃宗孝章皇帝讳 炟, 显宗第五子也。——《后汉书》
炟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96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668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617頁,第24字
音《唐韻》、《集韻》𡘋當割切,音怛。
《說文》:火起也。
《玉篇》:爆也。又,《後漢・章帝紀》:肅宗孝章皇帝諱炟。
注解
〔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炟〕字拼音是dá,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旦。
〔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á] ⑴ 火起,爆。
炟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炟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炟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上反切當割切頁碼第334頁,第2字續丁孫
炟
 上諱。
上諱。
鉉注臣鉉等曰:漢章帝名也。《唐韻》曰:「火起也。从大旦聲」
附注段玉裁注:「漢章帝名也……許書本不書其篆,但曰『上諱』,後人補之。」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九反切多枿反頁碼第817頁,第2行,第1字述
 後漢章帝名也。
後漢章帝名也。
鍇注臣鍇以爲火盛也,從火旦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上反切當割切古音第十四、十五部頁碼第1917頁,第4字許惟賢第837頁,第6字
 上諱。
上諱。
段注漢章帝名也。伏侯《古今注》曰:炟之字曰著。按許書本不書其篆。但曰上諱。後人補書之。次於此者,尊上也。《玉篇》曰:爆也。《廣韵》曰:火起也。其字从火,旦聲。當割切。十四十五部。
炟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657頁,第4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830頁,第3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633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425頁,第12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395頁,第9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431頁,第1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2443頁,第2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4895頁,第1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2107頁,第1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260頁,第16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412頁,第5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3417頁,第1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9872頁【補遺】第17501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2950頁,第1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856頁【崇文】第3421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1372頁 | 
| 17 | 古字詁林 | 第八冊,第645頁,第1字 | 
| 18 | 古字釋要 | 第942頁,第3字 | 
炟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