笿
复制
                            ⺮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U+7B3F						
                        
                        汉语字典
                    笿的意思
折叠展开
                    笿
luòㄌㄨㄛˋ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1.古代盛杯盘之类器皿的竹笼bamboo basket。
笿,杯笿也。 —— 《说文》。徐锴曰:“犹今人言箩。”杯笿,陈楚宋卫之间谓之桮落,又谓之豆筥,自 关东西谓之桮笿。 —— 《方言五》。注:“盛桮器笼也。”
2.竹篓。
[蜀之 青城]其邑每岁修竹笿之堰,以堤川防水。 —— 《云笈七签》
笿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07頁,第15字
同文書局本: 第882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841頁,第24字
音《廣韻》:盧各切;《集韻》:歷各切,𡘋音洛。
《說文》:桮笿也。
《急就篇》〔註〕:篝,一名笿,盛杯器也;亦以爲薰籠,楚人謂之牆居。
《玉篇》:笿,籠笿也。
例又,《博雅》:笿,束也。
注解
〔笿〕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笿〕字拼音是luò,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各。
〔笿〕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uò] ⑴ 古代盛杯盘之类的竹器。⑵ 竹笼。⑶ 古通“络”,缠束。
笿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笿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笿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盧各切頁碼第143頁,第29字續丁孫
笿
 桮笿也。从竹各聲。
桮笿也。从竹各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九反切郎鐸反頁碼第367頁,第5行,第1字述
 桮笿也。從竹各聲。
桮笿也。從竹各聲。
鍇注臣鍇曰:「笿亦籠笿,絡也,猶今人言籮。」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盧各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770頁,第6字許惟賢第343頁,第10字
 桮笿也。
桮笿也。
段注《方言》。桮𥯛,陳楚宋衞之閒謂之桮𥯛。又謂之豆筥。自關東西謂之桮𥯛。郭云:盛桮器籠也。按引伸爲籠絡字。今人作絡。古當作笿。亦作落。
从竹。各聲。
段注盧各切。五部。
笿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284頁,第10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380頁,第9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294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189頁,第13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177頁,第22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640頁,第4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1130頁,第1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2598頁,第1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937頁,第1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114頁,第14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187頁,第1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1479頁,第2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4860頁【補遺】第16714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1813頁,第4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384頁【崇文】第1533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570頁 | 
| 17 | 古字詁林 | 第四冊,第657頁,第1字 | 
| 18 | 古字釋要 | 第463頁,第8字 | 
笿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