蒨
笔顺 反馈

复制

qiàn ㄑㄧㄢˋ

艹部 共13画 上下结构 U+84A8
汉语字典

艹部

13画

10画

上下结构

qian

qiàn

AWGE

TOQB

ENCQ

44227

5541

84A8

[1223211212511] 横、竖、竖、撇、竖、横、横、竖、横、竖、横折钩、横、横

蒨字概述

折叠展开

〔蒨〕字拼音是qiàn 部首是艹, 总笔画是13画。

〔蒨〕字是上下结构

〔蒨〕字仓颉码是TOQB 五笔是AWGE 四角号码是44227 郑码是ENCQ 中文电码是5541

〔蒨〕字的UNICODE是84A8。 十进制为33960,UTF-32:000084a8,UTF-8:E8 92 A8。

〔蒨〕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汉字

〔蒨〕字的异体字是

蒨的意思

折叠展开

qiànㄑㄧㄢˋ

基本解释

茜草。根可作絳色染料。《文心雕龍•通變》:“夫青生於藍,絳生於蒨。”

絳色。《三國志•魏志•東夷傳》:“蒨絳五十匹,紺青五十匹,答汝所獻貢直。”

木名。《山海經•中山經》:“(敖岸之山)北望河林,其狀如蒨如舉。”

青葱貌。《玉篇•艸部》:“蒨,青葱之皃。”

姓。《正字通•艸部》:“蒨,姓。見《姓苑》。”

详细解释

茜草的别名。参见“茜草”条。

1.红色的。

《三国志•卷三○•魏书•东夷传》:“蒨绛五十匹,绀青五十匹,答汝所献贡直。”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六○首之七:“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

2.参见“蒨蒨”条。

qiànㄑㄧㄢˋ

详细解释

1.植物名。即茜草。多年生草本。茎方形,具倒刺,叶子心形或长卵形;根圆锥形,黄赤色,可以做染料,也可以做药材。

2.〈书〉深红。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六十首之七)。

3.姓。

qiànㄑㄧㄢˋ

蒨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08頁,第23

同文書局本: 第1049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1018頁,第14

唐韻》:倉甸切,音倩──草盛貌。左思〈吳都賦〉:夏{曄}冬蒨。湛方生〈稻苗讚〉:蒨蒨嘉穀。

又,鮮明貌。束皙〈補白華〉詩:蒨蒨士子。

又,《儀禮・士冠禮》〔註〕:齊人名蒨爲韎韐。

又,木名。
山海經》:敖岸北望河林,其狀如蒨如舉。〔郭註〕說者曰:蒨、舉,皆木名也。

集韻》:又與𦵻茜通。

注解

〔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蒨〕字拼音是qià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倩

〔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iàn] ⑴ 茜草。根可作絳色染料。《文心雕龍•通變》:“夫青生於藍,絳生於蒨。”⑵ 絳色。《三國志•魏志•東夷傳》:“蒨絳五十匹,紺青五十匹,答汝所獻貢直。”⑶ 木名。《山海經•中山經》:“(敖岸之山)北望河林,其狀如蒨如舉。”⑷ 青葱貌。《玉篇•艸部》:“蒨,青葱之皃。”⑸ 姓。《正字通•艸部》:“蒨,姓。見《姓苑》。”

蒨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蒨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蒨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lush vegetation, luxuriant growth
  2. croissance luxuriante

蒨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蒨(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蒨(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蒨(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蒨(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