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ㄅㄨˊ

酉部 共19画 左右结构 U+91AD
汉语字典

酉部

19画

12画

左右结构

bu

形声字

SGOY 86 、 SGOG 98

MWTCO

FDKU

12685

0085

8519

91AD

[1253511224314311134] 横、竖、横折、撇、竖折/竖弯、横、横、竖、竖、点、撇、横、点、撇、横、横、横、撇、捺

醭字概述

折叠展开

〔醭〕字拼音是bú 部首是酉, 总笔画是19画。

〔醭〕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水。

〔醭〕字仓颉码是MWTCO 五笔是SGOY 86 、 SGOG 98 四角号码是12685 郑码是FDKU 中文电码是0085 区位码是8519

〔醭〕字的UNICODE是91AD。 十进制为37293,UTF-32:000091ad,UTF-8:E9 86 AD。

〔醭〕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汉字

〔醭〕字的异体字是

醭的笔顺

折叠展开

醭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ㄅㄨˊ

基本解释

醋或酱油等表面上长的白色霉。

详细解释

名词

醋或酱油等表面上长的白色霉 mold mould。如:醭苔(发霉时表面生的白毛)

1ㄅㄨˊ

详细解释

1.醋、酒或酱油等放久后,表面上所生的白点霉菌。

唐•白居易〈卧疾来早晚〉诗:“酒瓮全生醭,歌筵半委尘。”

2.泛指一般物体所长的白色霉菌。

宋•杨万里〈风雨〉诗:“梅天笔墨都生醭,棐几文书懒拂尘。”

2ㄆㄨˊ

详细解释

(一)之又音。

ㄆㄨˊ

详细解释

馒头、酱、醋等表面生出的白霉。也作“白醭”。

馒头长醭了。

醭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酉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80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1287頁,第25

標點整理本: 第1275頁,第39

廣韻》、《集韻》:普木切;《正韻》:普卜切,𡘋音攴。
廣韻》:醋生白醭。
集韻》:酒上白。

又,《五音集韻》:博木切,音卜──義同。

注解

〔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酉部

〔醭〕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酉、菐,五行属

〔醭〕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ú] ⑴ 醋或酱油等表面上长的白色霉。

醭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醭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醭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molds on liquids; scum
  2. voile blanchâtre qui se forme à la surface du vinaigre

醭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醭(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醭(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醭(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醭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