𤎭
复制
                            火部                            共16画                            上下结构                            U+243AD						
                        
                        汉语字典
                    𤎭的意思
折叠展开
                    𤎭
详细解释
◎拼音lǐn。火延烧。
𤎭
详细解释
◎拼音yǐn。火盛。
𤎭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32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683頁,第21字
標點整理本: 第634頁,第5字
音《唐韻》:力荏切;《廣韻》:力稔切;《集韻》:力錦切,𡘋音廩。
《說文》:侵也。从炎,㐭聲。
《玉篇》:火貌。
《廣韻》:火舒。
《集韻》:侵火也。
音又,《集韻》:式荏切,音審──義同。
音又,《集韻》:以荏切,音𣔸──火盛也。
注解
〔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𤎭〕字是多音字,拼音是lǐn、yǐ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炎、㐭。
𤎭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1查字网整理。𤎭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𤎭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上反切力荏切頁碼第338頁,第10字續丁孫
𤎭
 㑴火也。从炎㐭聲。讀若桑葚之葚。
㑴火也。从炎㐭聲。讀若桑葚之葚。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九反切施甚反頁碼第826頁,第1行,第1字述
 侵也。從炎㐭聲。讀若桑椹字。
侵也。從炎㐭聲。讀若桑椹字。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上反切力荏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1945頁,第4字許惟賢第851頁,第2字
 㑴火也。
㑴火也。
段注曡韵爲訓也。近火者有畏意。
从炎。㐭聲。讀若桑葚之葚。
段注力荏切。七部。
𤎭字的相关索引
| # | 书籍 | 索引 | 
|---|---|---|
| 1 | 汲古閣本 | 第667頁,第1字 | 
| 2 | 陳昌治本 | 第844頁,第3字 | 
| 3 | 黃侃手批 | 第642頁 | 
| 4 | 說文校箋 | 第434頁,第1字 | 
| 5 | 說文考正 | 第401頁,第18字 | 
| 6 | 說文今釋 | 第1455頁,第3字 | 
| 7 | 說文約注 | 第2481頁,第4字 | 
| 8 | 說文探原 | 第4967頁,第2字 | 
| 9 | 說文集注 | 第2139頁,第2字 | 
| 10 | 說文標整 | 第264頁,第25字 | 
| 11 | 標注說文 | 第419頁,第12字 | 
| 12 | 說文注箋 | 第3474頁,第2字 | 
| 13 | 說文詁林 | 第10008頁【補遺】第17520頁 | 
| 14 | 通訓定聲 | 第388頁,第1字 | 
| 15 | 說文義證 | 第868頁【崇文】第3469頁 | 
| 16 | 說文句讀 | 第1396頁 | 
| 17 | 古字詁林 | 第八冊,第732頁,第2字 | 
| 18 | 古字釋要 | 第954頁,第10字 | 
𤎭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