𦞦
字义 反馈

𦞦

复制

ㄏㄜˋ

⺼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267A6
汉语字典

⺼部

14画

10画

左右结构

he

EPWY

BOBG

QWNI

267A6

[35414532411121]

𦞦字概述

折叠展开

〔𦞦〕字拼音是hè 部首是⺼, 总笔画是14画。

〔𦞦〕字是左右结构

〔𦞦〕字仓颉码是BOBG 五笔是EPWY 郑码是QWNI

〔𦞦〕字的UNICODE是267A6。 十进制为157606,UTF-32:000267a6,UTF-8:F0 A6 9E A6。

〔𦞦〕字的异体字是

𦞦的意思

折叠展开

huòㄏㄨㄛˋ

基本解释

肉羹。《説文•肉部》:“𦞦,肉羹也。”

香氣。《釋名•釋飲食》:“𦞦,蒿也,香氣蒿蒿也。”

𦞦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71頁,第14

同文書局本: 第991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958頁,第1

唐韻》:呼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𡘋音鰝。
說文》:肉羹也。
玉篇》:羹𦞦也。
楚辭・招魂》露雞𦞦蠵〔王逸註〕:有菜曰羹,無菜曰𦞦。師古曰:羹之與𦞦,烹煮異齊,調和不同,非關有菜無菜也。〔徐曰〕羹以菜爲主,𦞦以肉爲主。

又,《廣韻》、《集韻𡘋呼木切,音嗀。又,《集韻》:忽郭切,音霍。又,呼酷切,音熇──義𡘋同。

注解

𦞦〕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𦞦〕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隺

𦞦〕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uò] ⑴ 肉羹。《説文•肉部》:“𦞦,肉羹也。”⑵ 香氣。《釋名•釋飲食》:“𦞦,蒿也,香氣蒿蒿也。”

𦞦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𦞦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𦞦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呼各切頁碼133頁,第5

𦞦

𦞦肉羹也。从𠕎隺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吼作反頁碼344頁,第5行,第2

𦞦肉羹也。從肉隺聲。

鍇注臣鍇按:顏師古《匡繆正俗》云:「王逸注《楚辭》『有菜曰羹,無菜曰𦞦』引《禮》云:『羹之有菜用挾,其無菜不用挾。』又:『鉶羹有蘋、藻。』但羹之與𦞦烹煮異齊。調和不同,非關有菜無菜也。」臣鍇以爲𦞦以肉爲主;羹以菜爲主,肉爲汁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呼各切古音第二部頁碼702頁,第2許惟賢312頁,第9

𦞦肉羹也。

段注《䰜部》曰:𩱧,五味盉𩱧也。《釋器》曰:肉謂之羹。羹有二。實於𨦕者用菜,芼之謂之羹。實於庶羞之豆者不用芼。亦謂之羹。《禮經》牛膷羊臐豕膮。鄭云今時𦞦也。是今謂之𦞦,古謂之羹。𦞦字不見於古經而見於《招䰟》。王逸曰:有菜曰羹。無菜曰𦞦。王說與禮合。許不云羹也而云肉羹也者,亦無菜之謂。《匡謬正俗》駁叔師說。其言甚誤。

从肉。隺聲。

段注呼各切。古音在二部。

𦞦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64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353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274頁
4說文校箋第175頁,第18字
5說文考正第166頁,第15字
6說文今釋第594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04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428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86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05頁,第28字
11標注說文第172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1352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4582頁【補遺】第16685頁
14通訓定聲第1339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354頁【崇文】第1413頁
16說文句讀第520頁
17古字詁林第四冊,第489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436頁,第4字

𦞦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𦞦(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𦞦(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𦞦(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𦞦(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