𦠆
字义 反馈

𦠆

复制

sǔn ㄙㄨㄣˇ zhuàn ㄓㄨㄢˋ

⺼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26806
汉语字典

⺼部

16画

12画

左右结构

sun zhuan

sǔn zhuàn

ENNW

BRVC BRUC

QYEO

26806

[3541515515122134]

𦠆字概述

折叠展开

〔𦠆〕字拼音是sǔn,zhuàn 部首是⺼, 总笔画是16画。

〔𦠆〕字是左右结构

〔𦠆〕字仓颉码是BRVC BRUC 五笔是ENNW 郑码是QYEO

〔𦠆〕字的UNICODE是26806。 十进制为157702,UTF-32:00026806,UTF-8:F0 A6 A0 86。

〔𦠆〕字的异体字是

𦠆的意思

折叠展开

𦠆

详细解释

1.拼音sǔn。

2.将熟肉切了再煮。

3.同“”。把切好的熟肉放在血中拌合。

𦠆

详细解释

拼音zhuàn。同“”。

𦠆

详细解释

同“𩪞”。

𦠆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78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994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961頁,第1

廣韻》:蘇本切;《集韻》:鎖本切,𡘋音損。
說文》:切熟肉內於血中和也。
廣韻》:切熟肉再煑也。
釋名》:𦠆,饡也,以米糝之,如膏饡也。又,《齊民要術》有肺𦠆法。

又,《廣韻》:士戀切;《集韻》:雛戀切;《正韻》:除戀切,𡘋音纂。又,《集韻》:徂悶切,音鐏。又,《正韻》:雛產切,音撰──義𡘋同。

注解

𦠆〕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𦠆〕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ǔn、zhu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巽

𦠆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𦠆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𦠆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𦠆(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𦠆(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𦠆(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𦠆(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𦠆(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